□羅丹
習近平總書記指出,調查研究是謀事之基、成事之道,是獲得真知灼見的源頭活水,是做好工作的基本功。現(xiàn)實中存在的問題是開展調查研究的著力點,也是根本導向?;鶎痈刹恳獛е鴨栴}下基層,實地調研找方法。
做足準備,帶著問題沉下去。以問題為導向開展調研,是我們黨傳承下來的優(yōu)良傳統(tǒng)。“天視自我民視,天聽自我民聽?!甭o目的去調研,聽不到真話,摸不到實情,也就不會有實際成效。帶著問題去開展調研,重點是做好預習功課。調研前,要熟悉相關決策部署、大政方針以及背景情況,對政策貫徹執(zhí)行、群眾反映強烈的堵點難點痛點問題預先考量,擬定問題提綱,快速找準切入點,避免隨意調研、盲目調研,提高調研效率。要“一竿子插到底”。調研時直接深入到困難多、情況復雜、矛盾尖銳的地方,以“蹲下身子看螞蟻”的較真勁頭,獲得一手資料。要以問題“撈”問題。只有真正地走下去,才會發(fā)現(xiàn)坐在辦公室里預判的問題和調研到的實際問題或多或少存在偏差,要善于順藤摸瓜、刨根問底,多問幾個“為什么”“還有嗎”,以問題查找問題,以問題帶出問題,確保將問題“一網打盡”。
廣開思路,憑著韌勁研究透。調查的過程,是了解問題、發(fā)現(xiàn)問題的過程,而研究的過程,則是分析問題、解決問題的過程。調研,基礎在“調”,關鍵在“研”,“調”而不“研”,無疑買櫝還珠,所以要在研究上下功夫,做到去粗取精、去偽存真。前期調查收集的資料,大多是零散的、片面的、孤立的,也有重復的、交叉的、模糊的,需要進行歸納分類、系統(tǒng)整理,使調查所得的零散認識系統(tǒng)化、表面現(xiàn)象深刻化、重點問題突出化、一般問題特殊化。做到追根溯源?!吧鏈\水者得魚蝦,涉深水者得蛟龍。”要秉持追根究底的態(tài)度,綜合運用發(fā)散思維、逆向思維、辯證思維,對問題進行由淺入深、由表及里的剖析,深入研究政策執(zhí)行梗阻、群眾急難愁盼等問題背后的邏輯規(guī)律,真正摸清問題產生的根源。做到抽絲剝繭。有些深層次矛盾涉及的時間跨度較大,產生因素較多,需要多一些耐心細心去“解剖麻雀”“庖丁解?!?,層層深入、研機析理,把“病灶”摸清,把“癥結”探明,為“開良方”提供依據(jù)。
破立并舉,揣著對策解答好。調研的根本目的是解決問題,衡量調研搞得好不好,關鍵看調研的實效、看調研成果的運用、看能不能把問題解決好。因此,開展調研必須立足解決實際問題。要標本兼治,針對調研掌握的問題按照輕重緩急、難易程度,分層分類、靶向推進,既要有馬上就辦的“速成之策”、更要有功在千秋的“長遠之計”,把治標、治本貫通起來,起到藥到病除、久久為功的效果。要舉一反三。以小見大,以點擴面,通過解決個別問題預防同類隱患風險,通過點上典型示范帶動面上整體推進,把調研成果及時轉化為為民解憂、破解難題的實招硬招,轉化為可復制、可推廣的創(chuàng)新經驗,做實調研的“后半篇文章”。要推動發(fā)展。調研中,無論是找問題、還是想辦法,都要以新發(fā)展理念為引領,多想想怎么把調研的過程轉變?yōu)橥晟扑悸?、謀劃工作的過程,把調研的成果轉化為解決問題、改進工作的舉措,切實發(fā)揮調研的指導、完善、促進、發(fā)展作用,以高質量調研推動高質量發(fā)展。
(作者單位:市紀委監(jiān)委派駐第十一紀檢監(jiān)察組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