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者:魯秀麗
長河公園的荷,總在六月開得最盛。夏日的長河公園,恰似一首寫在碧波上的詩。當第一縷晨光穿透薄霧,滿池的荷花便次第蘇醒。露珠在葉心滾動,宛如盛著一盞盞清酒。黑天鵝撥開蓮葉,優(yōu)雅地游弋,身后跟著一串毛茸茸的雛鳥;野鴨三五成群,時而扎進水里,時而撲棱翅膀,濺起的水珠在陽光下碎成星子;黑水雞最為機警,稍有動靜便鉆入蘆葦叢中,只留下一圈圈漣漪。
往年盛夏,游人賞荷常被烈日所擾,匆匆拍幾張照便躲進樹蔭。而今年,湖畔蜿蜒起一道米白色的遮陽長廊,猶如一彎清涼的臂膀,溫柔地環(huán)抱著觀景的人們。它為賞荷的游人撐起一片清涼:攝影師們在棚下支起相機,鏡頭里定格著荷花的千姿百態(tài);畫家不必再擔心日曬,支起畫板便能細細描摹荷的風姿;孩童們不必急著躲蔭涼,蹲在水邊數野鴨也能玩上小半天;就連身著旗袍的少婦,也在棚下翩翩起舞,進行直播。
這遮陽棚的搭建,原是政府“為民辦實事”的一樁小事。公園管理人員說:“賞荷是雅事,不該叫暑氣敗了興致?!庇谑牵@條
長廊便從圖紙上延伸至湖畔,既遮陽擋雨,又與荷塘景致相得益彰。晨練的老人常在這里歇腳,他們搖著蒲扇閑話家常:“這棚子搭得真及時,不然這大熱天的哪敢出來遛彎,這遮陽棚真是搭進老百姓的心坎里了。”偶爾還能聽見他們和游人閑聊:“今年的蓮花開得好,鳥類多,是干凈湖水養(yǎng)得好?!?/p>
我在遮陽棚下仔細觀察,這棚子搭建得極有分寸,既不突兀破壞景致,又恰到好處地帶來蔭涼。嶄新的骨架透著質樸簡約,頂棚是米白色透光布,陽光經過它的過濾,竟也變得柔和起來。這綿延百米的遮陽棚,終究不只是幾根鋼管、幾塊布,它是城市掌心向上托起的蔭涼,是管理者站在游人角度的一次次彎腰,是盛夏為市民撐起的一片綠蔭。
傍晚時分,暑氣漸消,荷塘被晚霞染成金色。遮陽棚下,有人下棋,有人乘涼,有人只是靜靜望著湖面出神。晚風送來陣陣荷香,黑天鵝游過倒映著燈影的水面,野鴨歸巢的叫聲遠遠傳來。城市在這一刻顯得格外溫柔——原來最美的風景,不僅在于一池荷花、幾只水鳥,更在于這一份對市民的體貼,讓每個人都能從容地感受夏日的清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