徐洪花,平原縣王鳳樓鎮(zhèn)中心小學退休老師。在職時,她是春風化雨的園丁,灌溉滋潤著祖國的幼苗。退休后,她成為志愿薪火傳遞的“火炬手”,以其非凡作為,完美詮釋了“退而不休、奉獻不止”的崇高境界。
情暖桑榆,化干戈為玉帛,做村莊和諧的“穩(wěn)定器”
徐洪花自光榮退休后,毅然將滿腔熱忱投入公益事業(yè),尤以扎根基層人民調解工作最為突出。她深知和諧鄰里是幸福生活的基石,憑借多年教育工作積淀的耐心、智慧與公信力,迅速從一位熱心腸的志愿者,成長為村莊公認的調解專家。面對瑣碎復雜的鄰里糾紛,她堅持“情、理、法”相融的工作方法,無數(shù)次在雙方僵持不下時登門懇談,在情緒激動時耐心傾聽疏導,在法理模糊時精準闡釋。經(jīng)她調解成功的案例不勝枚舉,成為維護一方安寧、促進鄰里守望不可或缺的專業(yè)力量與情感紐帶。
心系未來,護幼苗于未然,做校園安全的“守護者”
徐洪花深諳“預防為先”的道理,將關愛的目光敏銳地投向青少年群體。她洞察到許多社會問題的根源在于法治意識和安全教育的缺失。為此,這位老教師重拾教育者的責任,主動走進學校,將普法宣傳與生命安全教育作為新的“講臺”。她精心鉆研法律條文,結合學生認知特點,把枯燥的法律知識轉化為生動的故事、有趣的漫畫、引人入勝的情景劇,讓孩子們在潛移默化中樹立法治觀念,明確行為邊界。每年暑期臨近,她便成為最忙碌的“安全宣傳員”,深入各中小學開展專題講座,用真實案例警醒學生;精心設計并發(fā)放圖文并茂的宣傳資料;不辭辛勞帶領志愿者巡查危險水域,設置警示標志她用師者仁心,為孩子們筑起了一道堅實的安全防線。
德潤四方,燃星火以燎原,做公益精神的“播種人”
徐洪花的善行遠非獨舞,其人格魅力與奉獻精神如同一束明亮溫暖的光,感召并帶動著越來越多的同行者。她不僅是調解專家,更是志愿服務的核心凝聚者。目睹她不分寒暑、不計得失的付出,許多村民深受觸動,主動加入志愿服務隊伍,鄰里互助蔚然成風。徐老師用持續(xù)的奉獻生動詮釋了“樂善好施”的深刻內涵,其影響力早已超越個體善舉,成為激發(fā)村民向善、培育文明新風尚的強大引擎。